本文所谓豆瓣电影打分学指的是2014-2016年前后随着豆瓣口碑逐渐开始成为一种瞩目对象以后所诞生的一些关于如何看待豆瓣评分的意见。有些是我自己的看法,有些是当时看到的说法。时隔十年,世殊事异,这些看法已经不尽符合当下实际,就拿出来讲讲,权当漫忆。
一般来讲KOL比较表层的指标有俩:粉丝数和浏览量(播放量),稍微深层一点的指标一般是有多少破圈内容(比如常见的过去6个月里出了几篇“十万加”)。大概2020年前后开始出现第三个层级的指标:造梗能力和制造议题能力。由于梗的传播性现在高于人的传播性,而且梗比人的数据真实性更高,因此拿梗来作为指标,这一层很好理解。
比较虚无的是这个制造议题能力。一般来讲是要列举某KOL过去6个月里制造了哪些在平台内或全网制造了哪些破圈议题。这一条和梗有些类似,只不过具体符号从简短的梗变成了更加复杂的议题;制造议题的机制其实也跟制造梗差不多,当然,世界上有很多人觉得梗很低端但社会议题好像高端一些,其实在KOL手里二者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帐号估值的手段。
不知道这软件干吗的就不用往下看了。
本文档仅针对读秀扫描图书,不涉及自扫图书。
读秀图书体积庞大,常见原因主要有三:页面大小设置不当,页面颜色灰度,以及一些劣化手段。优化瘦身的主要目的也正是为了改善这些问题。
这篇文章将就本人所知的范围,给出一些可以供学习清史的人通读,以初步了解清史史料学和清代文献风貌的代表性史料。
通读某些经典史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非研究的过程。通读的目的是对一类历史文献及其中所提示的信息有一种直观的认识。它和搜数据库、精读专题史料是两回事。 管见所及,通读一种信息密度较大的大部头史料,总会学到些以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当然不适合用来“短平快”地写论文,但还是很有助益。另外,啃通一本书,会有愉悦感。
今天我们能读到的清代史料数量极其庞大,令无数清史学习者望而生畏。学习者往往慑于多种大部头文献的体量,不敢贸然试探,又或许一些历史文献虽然是珍贵史料,但由于诸多原因而不具备可读性,在具体研究中“精读”尚且不逮,对于学习者而言读起来事倍功半。
在此笔者仅凭个人见闻,综合文献阅读和获取两方面的难易度,对于一些篇幅、信息量、难易程度都对学习者比较友好的清代文献作一简单枚举,以便清史爱好者自行阅读和学习。管见所及,哪怕对一种原典稍微熟一点,在需要相关知识时都会颇有帮助。
本文只覆盖清人所编写的文献,不包括今人编写的文献。
另外想要强调的是,下面将要提到的大多数文献:
本文包括大量剧透。
本文作者不讨厌这部作品;但从NeoDB以及表瓣的评分来看,可能不满的读者还是大多数。本书的一大魅力是对情节的想入非非(“妄想”),如果读者对这种妄想能有共鸣,就能有比较好的体验。反之就会觉得烂。
本文系针对本书大部分情节的时间索引,不能作为剧情梗概。已剔除部分明显的妄想。本文以C和编号来标记章节号。例如C1对应《遗物》一章。方括号中为该情节出现的章节。对于一部分容易忽略的情节,会标出页码。本文依托于新星出版社2014年中译本。
这篇日记很大程度上仅是把以前的数条豆瓣广播内容总结到了一起而已。如果你一直在看我的广播,那本文大部分内容可能你都见过。
与本文主题类似的文章在华语世界里其实司空见惯。本文所说并没有什么特殊。如果你认为本文令人失望,那么我将对您表示由衷的敬意,因为这说明您的阅读层次相当之高。
这篇文章并不是真正的技术内容——我相信大家不写博客不是技术壁垒。我只想为没考虑过独立博客的人指出一些上路的可能性。
另外本文也吸收了一部分豆友在各广播评论区里的反馈。在此对引用或未引用的豆友均表示感谢。
我们这个时代面对的一个很大的思想困境就是一切都在被互联网舆论场所绑架。这不仅是说我们更多地使用互联网上大型互动社区来发表、分享和吸收观点——当然这也确实是个问题,以后再展开说——也不单纯指我们的消息源往往是一些试图或者已经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意见领袖(或曰大V),而是说,读者,连同读者的信息源(也就是意见领袖们)试图去理解问题的方式高度服膺于一种只在互联网舆论场上才得到认同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只用互联网舆论场上才有意义的方式提问;而那种实现互联网舆论和真实世界当中的观念、言论、声音之间的转换的接口,则并不总是(或许不该说得这么委婉,而应该说是“经常不”、“几乎不”)以建设性的态度忠诚地作业,这令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和观念被整个割裂了:你如果想要吸收知识和观点就必须要上一些大多数人都在上的网站,但你只要上多一点这些网站,你就逐渐变成了一种只在、只会在、只会以它的逻辑在网上思考的人,而这和现实也许无关。它的一个结果就是你把思想的实践变成了和无关痛痒的人或观点的争斗。It is nothing,真的。